标准编号:DB11/T 384.15-2009,标准状态:现行。 本部分规定了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接口软件等的质量模型,对软件的质量特性、子特性、属性以及相应的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对软件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
(1) 根据质量模型,需求方确定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质量需求和验收准则;
(2) 根据需求方提出的质量需求,供应方结合质量模型,编制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确定质量保证准则。按标准要求提供产品描述和用户文档;
(3) 根据图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和用户要求,评价方结合质量模型,编制测试方案、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完成对软件产品的评价。
英文名称: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m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art15 :Software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
替代情况: | 替代DB11/Z 348.15-2008 |
中标分类: | >>>>
>>>>63 |
ICS分类: | 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信息技术应用>>35.240.01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
发布部门: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发布日期: | 2009-02-06 |
实施日期: | 2009-05-01 |
提出单位: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 |
归口单位: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
主管部门: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
起草单位: |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朝阳区政府、海淀区政府、东城区政府、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富盛星电子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吴铸成、左家平、丁卫敏、宋国建、吕元元、杜振洲、姚世全、王臻、吴晓东、付海涛、高大志、曹世杰、聂蓉、许翠玲、王小平、周巧霖、宋红波 |
批文号: | 24614-2009 |
页数: | 26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05-01 |
标准前页: |
—— 第 1 部分:总体平台结构;
—— 第 2 部分:视频格式与编码;
—— 第 3 部分:通信控制协议;
—— 第 4 部分:传输网络;
—— 第 5 部分:图像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
—— 第 6 部分:图像存储与回放要求;
—— 第 7 部分:工程要求与验收;
—— 第 8 部分:危险场所的施工与验收;
—— 第 9 部分:图像资源及系统设备编码与管理;
—— 第 10 部分:图像采集点设置要求;
—— 第 11 部分:控制权限分类与管理;
—— 第 12 部分:图像采集区域标志的设计与设置;
—— 第 13 部分:图像信息存储系统;
—— 第 14 部分:手持移动终端联接技术要求;
—— 第 15 部分: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 第 16 部分:视频图像字符叠加要求;
—— 第 17 部分:运行维护要求;
—— 第 18 部分: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本部分为DB11/T 384的第15部分,规定了图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质量评价方法。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朝阳区政府、海淀区政府、东城区政府、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北京声迅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富盛星电子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铸成、左家平、丁卫敏、宋国建、吕元元、杜振洲、姚世全、王臻、吴晓东、付海涛、高大志、曹世杰、聂蓉、许翠玲、王小平、周巧霖、宋红波。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