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推行约5个月,截至本月中旬仅约2.6万人申请,只及港府最初预期的12%。为响应社会诉求,劳工及福利局昨日宣布,放宽交津计划的住户入息及资产上限,最多分别调高15.7%和65%,估计有40多万人符合申请资格,新上限将于下月生效,但首批受惠人士最快要到9月才获发交通津贴。另外,由申请者自行选择以个人或家庭来申请的“双轨制”,由于执行困难不获采用,仍沿用家庭作为申请单位的做法。
根据劳福局资料显示,截至本周一(13日),劳工处共接获23883宗交津申请,涉及26093名申请人;17611人成功获批,涉及5950万元津贴,当中93%获发每月600元的全额津贴,2%获发每月300元的半额津贴。
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推行至今约5个月,但申请反应未如理想。为使更多人受惠,劳福局昨宣布放宽申请门坎。在住户入息上限方面,当局参考下周二公布的2011年第4季住户入息数据作调整。修订后,住户入息上限较现行标准调高10%至15.7%;资产限额方面,将会调高至相当于综援申请人资产限额的3倍,上调10%至65%。
新的措施将于下月生效,合资格申请者可于下月起,提交新措施生效后的6个月至12个月的粮单作审查依据,换言之,首批受惠者最快9月获发新津贴。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预料,申请高峰期为4月和9月,当局将于10月作中期检讨,深入研究计划的改善空间。
张建宗续称,鉴于计划最初是参考2010年第2季的数据厘定入息上限,未能反映最新的经济状况,近年香港经济持续向好,最低工资实施后,不少基层雇员的工资均有所提高,今次调整能与时并进。他认为,若遇特殊情况,当局定必灵活处理,让更多基层打工仔受惠,估计放宽后会有40多万人符合申请资格。
社会有声音认为计划应实行“双轨制”,即申请者可以选家庭入息或个人入息作申请单位。但张建宗表示,若以个人入息为单位作审查,会有资产转移的风险,认为以住户为单位可防止计划被滥用,且更能全面反映申请住户的经济需要。至于有意见认为申请时需公开所有家庭成员的入息数据,涉及私隐问题,令不少雇员却步,他称,当局已简化和放宽申请程序,当局会在10月中期检讨时再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