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GB/T 8477-2008,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代替GB/T 8477-1987《浙江中白猪》。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中白猪的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种用价值评定和出场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中白猪种猪的鉴别和等级评定。
英文名称: | Zhejiang middle white pig |
替代情况: | 替代GB/T 8477-1987 |
中标分类: | 农业、林业>>畜牧>>B43家畜、家禽 |
ICS分类: |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8-12-31 |
实施日期: | 2009-05-01 |
首发日期: | 1987-12-26 |
提出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归口单位: |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起草人: | 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褚晓红、黄少珍 |
计划单号: | 20050203-T-326 |
页数: | 【彩图】8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1-36444 |
出版日期: | 2009-04-01 |
本标准代替GB/T8477-1987《浙江中白猪》。
本标准与GB/T8477-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悬置段,增加了范围,把原标准中开头部分内容放到范围内,并增加规定了浙江中白猪的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种用价值评定和出场条件;
---增加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3.1 原产地叙述和3.2 品种构成叙述;
---对原标准中的生长肥育性能数据进行了修改(1987年版的1.2.2,本版的3.4.2);
---对原标准中的胴体品质数据进行了修改(1987年版的1.2.3,本版的3.4.3);
---对原标准中的杂交利用数据进行了修改,删除了原标准中的汉普夏(1987年版的1.2.4,本版的3.4.4);
---将原标准中的6、12和24月龄改为本标准的6月龄和12月龄(1987年版的2.2.1,本版的4.2.1);
---删除原标准表1项目中的24月龄体重行,并修改了部分数据(1987年版的表1,本版的表1);
---修改了原标准表2中的数据(1987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
---将原标准中的仔猪育成数和仔猪60日龄窝重改为本标准的21日龄仔猪育成数和21日龄仔猪窝重(1987年版的2.2.3,本版的4.2.3);
---修改了原标准表3中的数据(1987年版的表3,本版的表3);
---将原标准繁殖性能得分计算公式中的仔猪育成数改为21日龄仔猪育成数,仔猪60日龄窝重改为21日龄仔猪窝重(1987年版的2.3.2,本版的4.3.2);
---对原标准鉴定评分部分中计算公式的权重系数进行了修改(1987年版的2.3,本版的4.3);
---增加了种公猪的综合评定得分公式(1987版的2.3.3,本版的4.3.3);
---对种猪出场标准进行了修改(1987年版的2.4,本版的4.4)。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锦平、翁经强、徐如海、褚晓红、黄少珍。
本标准于1987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820 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NY/T821 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
NY/T822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
NY/T825 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