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GB/T 26336-2010,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环境中及工业现场的自动化岛内和岛间的通信网络媒体安装的基本要求。本标准包括对称线缆布线和光纤布线,以及无线媒体的布线设施,但不包括无线媒体本身。其他媒体见IEC61784-5系列标准。
本标准是工业自动化岛通信网络的配套标准,尤其是对IEC61158系列和IEC61784系列标准中
规定的通信网络。此外,本标准还包括:
———ISO/IEC24702中规定的工业环境电信综合布线的安装;
———ISO/IEC24702中规定的电信综合布线与自动化岛的特定布线之间的连接,其中,用自动化引出端(AO)代替ISO/IEC24702的电信引出端(TO)。
英文名称: |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Installat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industrial premises |
中标分类: |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0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装置综合 |
ICS分类: | 机械制造>>25.040工业自动化系统 |
采标情况: | IEC 61918:2007 IDT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11-01-14 |
实施日期: | 2011-06-01 |
提出单位: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
主管部门: |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24) |
起草单位: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
起草人: | 谢素芬、潘长清、丁露、王麟琨、刘丹 |
页数: | 124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1-06-01 |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918:2007《工业通信网络 工业环境中的通信网络安装》(英文版),并根据它附带的勘误文件IEC61918:2007(第一版)《工业通信网络 工业环境中的通信网络安装 勘误表》进行编辑。
本标准所作的主要编辑性修改如下:
———删除IEC61918的前言,按GB/T1.1—2000重新编写了前言;
———根据GB/T1.1—2000进行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素芬、潘长清、丁露、王麟琨、刘丹。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1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5 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GB3836.15—2000,eqvIEC60079-14:1996)
GB/T13534 颜色标志的代码(GB/T13534—2009,IEC60757:1983,IDT)
GB/T14048.1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5-2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接近开关(GB/T14048.10—2008,IEC60947-5-2:2004,IDT)
GB/T15157.7 频率低于3MHz的印制板连接器 第7部分:有质量评定的具有通用插合特性的8位固定和自由连接器详细规范(GB/T15157.7—2002,IEC60603-7:1996,IDT)
GB/T16657.2 工业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规范 第2 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GB/T16657.2—2008,IEC61158-2:2007,IDT)
GB/T16895.1—2008 低压电气装置 第1部分:基本原则、一般特性评估和定义(IEC60364-1:2005,IDT)
GB16895.3 建筑物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GB16895.3—2004,IEC60364-5-54:2002,IDT)
GB/T18233—2008 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IEC11801:2002,IDT)
ISO/IEC8802-3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第3部分: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D)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SO/IEC14763-1 信息技术 用户建筑群布线的实现和操作 第1部分:管理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