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先行者的浙江慈溪,在2009年试点时相关报道铺天盖地,然而2010年之后,改革几乎在“静悄悄”中进行。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从2009年12月起试点官员财产公示,包括区委书记、区长在内的479名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全部在网上公开,但直至如今,掇刀的这场试验鲜有报道,不为更多的外界所知。
今年8月开始试点官员财产公示的江苏徐州贾汪区,在经历一轮媒体的轰炸式报道后,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调。上周,记者到贾汪区纪委试图采访“勤廉评价系统”的主推者贾汪区纪委常委刘尊华,但他先以开会为由拒绝采访,后称“在外地学习”,始终未接受记者采访。
贾汪区纪委书记吴强则表示,勤廉评价体系在探索完善中,“暂时不想做这方面的宣传”,希望以后探索成熟些再联系。贾汪区外宣办的工作人员称,贾汪区在试点之后一直在努力推进,但舆论的关注超出了想象,虽然媒体的报道多是肯定,即使有批评也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批评,但纪委“还是希望多做少说,先做好分内的工作”。
慈溪坚持4年893人晒财产
浙江慈溪市,尽管同样低调试点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但相对稳定延续并有所更新。
2009年2月,慈溪市规划局科级干部余晓(化名)第一次公示了家庭的全部财产。和余晓一样,当年700多名副科级以上市管干部填写了廉情公示表,并在单位政务公开栏张贴公示。
上周,慈溪市纪委常委杨智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慈溪官员廉情公示表每年1月填报并公示一次,其中有一块内容涉及财产申报公示。至今年初,已有893名干部进行财产申报并公开,2013年初将要公开的干部人数,正在统计。
杨智峰介绍,2010年,慈溪将“晒家底”的对象从一开始的市委管理的现职副局(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国企负责人,扩展到全体市管干部和国企负责人。同年,将干部因公因私出国情况也纳入公示范围,2011年把投资理财情况纳入公示内容,他说,“逐步满足群众对干部的财产知情权”。
在监督和惩戒方面,2009年首次申报财产公示后,慈溪市纪委次年对公示情况进行检查,对填报不完整的,市纪委下发了81份廉情通知单,要求补填完整;对填报情况有异常的,比如夫妻均为公职干部填写不一致的,或财产超出一定范围的,市纪委要求20人提交了书面说明,解释情况。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