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三届四次会员大会2012年2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质量工作部作《认清形势 迎接挑战 大力推进质量兴业和品牌建设》主题报告,现将报告内容全文发表如下,供大家学习!
一、2011年质量主要工作
为配合、落实我国“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2011年中机联质量工作始终围绕推进机械工业质量工作平台的完善、应用和机械工业质检工作体系、机械工业计量工作体系、机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体系和机械工业质量人才培训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开展。
2011年质量工作部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加强行业质量分析研究,修订发布行业“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开展行业质量发展状况分析研究,及时跟踪掌握行业的质量动态,及时提出质量要求,分析解决重大突发质量问题,一直是质量工作开展的重点。2011年根据国家相关部委的要求和行业质量发展的实际,组织了专项质量调研,汇总分析了行业存在的突出质量问题,起草了2011年机械行业质量分析报告,并配合工信部开展工业产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配合质检总局、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进行《国家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编制工作。2011年完成了4项质量专项课题的研究。
根据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十二五”质量工作的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在总结“十一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业协会、企业召开了机械工业质量专项工作会议,主要就“十二五”机械工业质量发展规划编制发布及国家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有关文件情况,机械工业质量工作发展现状以及下一步质量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研讨,发布了机械工业“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2、品牌推进工作:推进行业品牌战略,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一直是质量工作努力的方向。根据工信部的要求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中机联积极筹备开展机械工业优质品牌产品的培育评选工作。在“中国机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制订了优质品牌培育计划和工作方案,包括开展质量信誉建设、质量兴业、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质量达标等工作。2011年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要求中机联根据行业特点负责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的行业性指导,行业试点企业的推荐。根据通知要求,中机联质量工作部积极组织推荐了28家行业企业为试点企业报送工信部审批发布,在11月份组织了相关企业开展品牌建设培训工作,重点培训研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实施指南》和《第二部分——评价指南》,为试点工作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2011年,根据产业集聚区域申请,完成认定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浙江省宁波市“中国模具之都”等区域品牌4个,促进和推动了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质量兴业工作。
3、加强质检体系建设,保证行业质量提升:2011年共组织完成65家行业质检机构的现场复评审、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工作,保障了行业质检机构的资质延续和持续接受监督。召开了机械工业质检机构联络网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质检机构联络网的联系渠道,规范工作要求,研讨质检机构改革及运行中的问题,表彰部分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对开展工作不力的机构进行整顿和处理。
4、加强质量工作基础性研究:在挂靠在中机联的国家认可委机械专业技术委员会、全国机械汽车计量工作委员会、国家计量认证机械汽车评审组等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的框架下,加强技术研究和技术实践活动,提高质检机构的素质和工作水平,适时开展项目研究和工作研讨。
为有效验证各个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组织了非道路用多缸柴油机检测实验室间能力验证工作,共有24家实验室参加。组织轴承实验室对认可工作中存在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轴承产品实验室间比对计划,轴承行业共有21家实验室参加。组织修订CNAS-CL13《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汽车摩托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工作,规范汽车摩托车实验室评审工作。组织相关实验室编写《汽车和摩托车检测领域典型参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及实例》,研究分析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典型参数包括汽车的等速油耗、汽车加速车外行驶噪声、轻型汽车排放污染物测量、前照灯配光性能;摩托车的加速行驶噪声、经济车速油耗、污染物排放等参数。组织对欧盟等相关汽车标准名称翻译统一标准化工作,解决了汽车实验室认可中统一欧洲标准名称的问题。
5、加强质量提升、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主要是开展质量兴业、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范围内的产品质量升级及认定工作,促进产业升级。
针对当前电线电缆行业日益暴露的质量问题,上半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牵头,对电线电缆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为巩固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成果,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电线电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由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牵头主办,机械工业联合会、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作为协办单位,2011年11月在安徽芜湖组织召开《全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会上发布《电线电缆行业质量诚信行为公约》,百家电线电缆企业共同签署“坚守质量诚信、担当责任主体、追求共同发展”的质量诚信承诺书。
6、积极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发布的机械工业行规行约,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内部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1年9月15日发文公布授予洛阳西苑车辆与动力检验所有限公司等9家首批荣获机械工业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AAA”级单位荣誉称号,并开始布置第二批机械工业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7、进一步巩固受委托行业管理工作的地位,在生产许可证、承压设备生产单位及设计人员资质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规范工作程序,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支持力度。
2011年加强了许可证实施细则的制修订和生产许可证审查员培训管理工作,组织对《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调度绞车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八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并组织召开修订讨论会。2011年共审查上报生产许可证企业申证材料共317批1067个企业2046单元。审查上报不合格报告85批97个企业143个单元。安排企业实地核查计划共安排了100批。于12月初召开2011年度的许可证工作的总结培训工作大会,汇总分析2011年生产许可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今后的工作要求。
2011年已完成北京市热力公司设计院、中船建筑设计院、上海发电成套设计研究院等30家压力管道设计企业换证审查工作。在国贸工程设计院等单位举办多期压力管道设计人员培训。组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管理规范的学习和培训。
8、加强机械工业人才队伍建设,适时举办实验室审核人员、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培训班。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变化要求,适时举行了宣贯、培训。
加强质量人才的培育和管理是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的关键。2011年已举办了7期14个班次一、二、三级理化检验人员培训班,共450人次参加了培训考核。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技术培训和资格鉴定委员会共完成三级理化检验人员续证培训50个,新培训取证40个。共举办了2期压力管道设计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200人次。举办了计量检定人员培训班,培训了一批机械计量校准人员。
二、2012年质量主要工作内容
主要思路:继续推进和改善质量环境,贯彻落实质量“十二五”发展规划。加强质量调研、质量状况分析,提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结合行政许可、认证认可方面的规范要求,提出产品产业政策及企业准入制度的建议。积极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理念。2011年将重点开展品牌的培育、认定及质量兴业工作。
1、持续开展质量兴业活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就加强质量工作的批示和国家工信部“质量兴业”活动的相关要求,结合行业质量工作实际,和各专业协会及区域性协会合作,指导和帮助业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2、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和表彰行业优质品牌产品,提升行业产品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2012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在机械工业品牌培育工作基础上,将表彰一批优质品牌的机械工业产品。同时进一步改进区域品牌认定工作并和有关部委工作结合。
3、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规约,积极配合国家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创建行业诚信氛围。
4、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加强质检体系及公共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建设。2012年中机联将在质检机构的基础上开始构建机械工业预警平台。
5、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对铅酸蓄电池、电线电缆等产品的实施细则根据新情况进行研究和提出修改建议。
6、围绕重点产品达标、质量品牌战略等开展工作,通过制造升级,技改、技术攻关,提高可靠性,提升产品质量。
7、加强机械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实验室人员、机械工业理化检验人员、生产许可证审查人员培训班,并对新标准、新规范进行宣贯。
8、根据工信部的要求,推进产品达标验证及备案工作。争取主要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继续修订发布机械、汽车计量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