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HY/T 147.5-2013 ,标准状态:现行。 HY/T14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生物生态的样品采集、试验、分析、资料整理等方法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海域的生物生态的监测。
英文名称: | Code of practice for mar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Part 5:Marine ecology |
中标分类: | 综合>>基础学科>>A45海洋学 |
ICS分类: | 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
发布部门: | 国家海洋局 |
发布日期: | 2013-04-25 |
实施日期: | 2013-05-01 |
提出单位: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归口单位: |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
主管部门: |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 |
起草单位: |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起草人: | 韩庚辰、樊景凤、马永安、姜文博等 |
页数: | 152页【胶订-大印张】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3-05-01 |
HY/T147《海洋监测技术规程》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海水;
———第2部分:沉积物;
———第3部分:生物体;
———第4部分:海洋大气;
———第5部分:海洋生态;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
———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
本部分为HY/T147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庚辰、樊景凤、马永安、姜文博、张振冬、林凤翱、李洪波、梁斌、许道艳、邵魁双、李冬梅、刘永健、刘述锡、袁秀堂、闫启仑、柳圭泽、王立俊、刘长安、冯志权、王真良、刘娜、于占国、黄楚光、高阳、李秀芹、韦桂秋、易斌、肖瑜璋、陈嘉辉、李海涛、熊小飞、董燕红、吴施卫、卢楚谦、程祥圣、刘材材、孙亚伟、秦玉涛、李益云、夏永健、樊立静、纪焕红、黄辉、郜钧璋、忻丁豪、宋晨瑶、崔文林、齐衍萍、张琪、王泰森、王小清、李钦亮、赵升、孙蓓蓓、张清波。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4789.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30—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4789.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计数
GB/T12763.1 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6—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海洋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海洋生态灾害调查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 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