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FZ/T 32005-2006,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机制的苎麻棉混纺(苎麻纤维含量在50%及以上)本色纱线的品质。
| 英文名称: | Ramie/cotton blended grey yarns |
| 替代情况: | 替代FZ/T 32005-1998 |
| 中标分类: | 纺织>>麻纺织>>W32麻纱、线 |
| ICS分类: |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发布日期: | 2006-07-10 |
| 实施日期: | 2007-01-01 |
| 提出单位: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 归口单位: | 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 |
| 主管部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起草单位: | 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起草人: | 彭爱葵、蒋敏、伍润辉、郭建英 |
| 页数: | 16页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书号: | 155066·1-17252 |
| 出版日期: | 2006-11-01 |
本标准是对FZ/T 32005-1998《苎麻棉混纺纱线》的修订。
本标准与FZ/T 32005-1998比较主要有以下变化:
——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精梳苎麻棉混纺本色纱线的技术要求;
——普梳纱线技术要求根据用途分机织和针织用纱线分别考核,增加了档细特纱线品种;
——删除了原标准中公定回潮率和公称特克斯系列的标准重量图表;
——增加了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考核指标;将原黑板条干均匀度总评分考核条干均匀度改为黑板条干均匀度和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二者任选其一;
——把纤维含量列入分等考核指标,捻系数作为参考放在附录中;
——粒结杂质数指标收严;
——增加了成包重量的内容。
本标准优等品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相当国际一般水平。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湖南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爱葵、蒋敏、伍润辉、郭建英。
GB/T 2543.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
GB/T 2543.2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GB/T 3292 纺织品 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电容法
GB/T 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GB/T 4743-1995 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绞纱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FZ/T 01053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 10007-1993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Z/T 10008-1996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 30003 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法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