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GB/T 21060-2007,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方法,即方法A和方法B。是通过测量粉末或粒状塑料流出漏斗的时间来测定其流动性。
| 英文名称: |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pourability |
| 中标分类: | 化工>>合成材料>>G32合成树脂、塑料 |
| ICS分类: | 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83.080.20热塑性塑料 |
| 采标情况: | IDT ISO 6186:1998 |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 发布日期: | 2007-10-17 |
| 实施日期: | 2008-02-01 |
| 首发日期: | 2007-08-13 |
| 提出单位: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 归口单位: |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7) |
| 主管部门: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 起草单位: | 锦西化工研究院、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等 |
| 起草人: | 陈沛云、孙丽娟、郝晶、张英民、姚锦余、胡云波、裴登泰 |
| 计划单号: | 20051467-T-606 |
| 页数: | 8页 |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08-02-01 |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6186:1998《塑料 流动性的测定》(英文版)(2003年10月3日确认)。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15/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化工研究院、云南盐化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孙丽娟、郝晶、张英民、姚锦余、胡云波、裴登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