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下载库
您的位置首页 > 标准百科
站内搜索:

GB/T 3086-2008 高碳铬不锈轴承钢 国家标准(GB)

2012-05-19   发表:

标准编号:GB/T 3086-2008,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代替GB/T 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高碳铬不锈轴承钢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直径为5mm~160mm的热轧、锻制、冷拉、剥皮及磨光圆钢,公称直径5mm~40mm的盘条和公称直径为1mm~16mm的钢丝。

英文名称: High carbon chromium stainless bearing steels
替代情况: 替代GB/T 3086-1982
中标分类: 冶金>>钢铁产品>>H40钢铁产品综合
ICS分类: 冶金>>钢铁产品>>77.140.20不锈钢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08-09-11
实施日期: 2009-05-01
首发日期: 1982-05-10
提出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管部门: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起草人: 真娟、栾燕、周民俊、李红明、杨柳、王铭琪
计划单号: 20061986-T-605
页数: 28页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05-01

本标准代替GB/T3086-1982《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钢材公称直径范围由1.4mm~120mm 扩大为1mm~160mm(1982版第2章,本版的第1章);

---分类由原标准按钢材加工方法和交货状态分类修改为按使用加工方法分类(1982 版第1章,本版的第3章);

---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订货内容(见第2章和第4章);

---增加热轧盘条、剥皮钢材和磨光钢材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规定;钢丝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由执行YB245-64的规定修改为执行GB/T342-1997表3的规定(1982版的2.1,本

版的5.1);

---取消钢材长度的规定,改为引用相应品种的尺寸、外形标准(1982版的2.2,本版的5.1);

---新牌号表示法和统一数字代号按GB/T 1220-2007 和GB/T 17616 的规定,并增加

65Cr14Mo牌号及相关要求(1982版的表4,本版的表3);

---铬元素的化学成分由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修改为两位,钢材化学成分允许偏差由规定Cr和Mo修改为执行GB/T222的规定(1982版的表4和3.1.2,本版的表3和6.1.2);

---交货状态增加退火剥皮,原标准的冷拉磨光修改为磨光(1982版的3.3,本版的6.3);

---取消压痕直径的规定(1982版的3.4.1,本版的6.4.1);

---退火钢材的布氏硬度范围由197 HB~241 HB 放宽到197 HBW~255 HBW,抗拉强度范围由590N/mm2~785N/mm2 放宽到590N/mm2~835N/mm2(1982版的3.4,本版的6.4.1

和6.4.2);

---增加磨光钢材的力学性能允许较退火态波动+10%(见6.4.3);

---增加了公称直径大于150 mm 圆钢的塔形试样尺寸可参照GB/T15711 的相应比例执行(1982版的3.6.3,本版的6.6.3);

---孪晶碳化物修改为孪晶状碳化物(1982版的3.7,本版的6.7);

---增加公称直径大于120mm 共晶碳化物不均匀度由供需双方协议的规定(1982版的表8,本版的表5);

---非金属夹杂物检验,增加按GB/T10561-2005检验要求,将原标准检验要求改为协议要求并放在附录B中(1982版的3.9,本版的6.9和附录B);

---显微孔隙检验增加在淬火后纵向试样磨光面放大100倍检验(1982版的3.10,本版的6.10);

---增加了公称直径大于120mm 脱碳层深度由供需双方协议的规定(1982版的表10,本版的表7);

---增加了热轧盘条表面质量要求,冷拉钢材的表面允许缺陷深度要求增加了从实际尺寸算起,增加剥皮材的表面质量要求,磨光圆钢和磨光钢丝表面质量修改为执行GB/T3207 的规定

(1982版的3.12,本版的6.12);

---修改了取样数量规定,明确了母炉组批和电渣子炉组批的取样数量(1982版的表12,本版的表10);

---修改了复验和判定规则(1982版的5.4,本版的8.4);

---增加附录A高碳铬不锈轴承钢标准评级图(见附录A);

---增加附录B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一种检验方法(见附录B)。

本标准附录A 和附录B均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真娟、栾燕、周民俊、李红明、杨柳、王铭琪。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086-198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二安替吡啉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

GB/T223.5 钢铁 酸溶性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5-2008,ISO4829-1:1986和ISO4829?2:1986,MOD)

GB/T223.11 钢铁及合金 铬含量的测定 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1-2008,ISO4937:1986,MOD)

GB/T223.1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3 钢铁及合金 镍含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223.26 钢铁及合金 钼含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5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2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GB/T223.63-1998,neqISO R629)

GB/T223.67 钢铁及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下载分类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