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GB/T 15721.5-2008,标准状态:现行。 GB/T 15721的本部分确定了截肢原因和基础病理的描述方法。
英文名称: |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 Limb deficiencies - Part 5: Description of conditions of patient requiring a prosthesis |
中标分类: |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疗器械>>C45体外循环、人工脏器、假体装置 |
ICS分类: | 医药卫生技术>>医疗设备>>11.040.40外科植入物、假体和矫形 |
采标情况: | IDT ISO 8548-5:2003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8-12-31 |
实施日期: | 2009-09-01 |
首发日期: | 2008-12-31 |
提出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归口单位: | 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48) |
主管部门: | 民政部 |
起草单位: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假肢矫形技术中心 |
起草人: | 丁伯坦、贾亚玲、吴国士 |
计划单号: | 20068412-T-314 |
页数: | 8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09-01 |
GB/T15721《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由以下6部分组成:
---第1部分:先天性肢体缺失状况的描述方法
---第2部分:下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
---第4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
---第6部分:患者对假肢要求情况的描述
本部分为GB/T15721的第5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8548-5:2003《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5部分:截肢者的临床症状描述》(英文版)。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8)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假肢矫形技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伯坦、贾亚玲、吴国士。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572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5721.1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1 部分:先天性肢体缺失状况的描述方法(GB/T15721.1-1995,idtISO8548-1:1993)
GB/T15721.2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2部分:下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GB/T15721.2-1995,idtISO8548-2:1993)
GB/T15721.3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3部分:上肢截肢残肢的描述方法(GB/T15721.3-1995,idtISO8548-3:1993)
GB/T15721.4 假肢和矫形器 肢体缺失 第4 部分:截肢原因的描述(GB/T15721.4-2008,ISO8548-4:1998,IDT)
ISO8549-1 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 第1部分:体外假肢和体外矫形器的基本术语
ISO8549-2 假肢学和矫形器学术语 第2部分:有关体外假肢和假肢使用者术语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