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号:FZ/T 33001-2010,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本色布的产品品种、规格、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机织生产的服装用纯亚麻及亚麻交织本色布的品质。
英文名称: | Flax grey fabrics |
替代情况: | 替代FZ/T 33001-1998 |
中标分类: | 纺织>>麻纺织>>W33麻布 |
ICS分类: |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发布日期: | 2010-08-16 |
实施日期: | 2010-12-01 |
提出单位: |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4) |
主管部门: |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4) |
起草单位: | 克山金鼎集团齐齐哈尔金亚亚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吉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省哈尔滨质量监督检验院 |
起草人: | 秦松颖、冯小凡、杨威、李玲、于日明、袁英杰 |
页数: | 16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2-21337 |
出版日期: | 2010-12-01 |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33001—1998《亚麻本色布》。
本标准与FZ/T33001—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的适用范围改为服装用(见第1章,1998年版的第1章);
———亚麻本色布要求由物理指标与布面疵点两项改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方面(见4.1,1998年版的4.2.1);
———单位面积质量按匹评等改为按批评等(见4.4.2,1998年版的4.2.3);
———单位面积质量的考核明确为无浆干重(见表1,1998年版的表1);
———断裂强力指标由计算标准强力改为按照布的平方米质量来设定断裂强力的最低值(见表1,1998年版的附录D);
———要求项目中的幅宽,明确为幅宽偏差率(%),并且要求加严(见表1,1998年版的表1);
———布面疵点的评分由10分制改为4分制,同时对评分方法进行了修订(见表3,1998年版的表2);
———布面疵点由每米评分改为每平方米评分,取消了幅宽分档(见表2,1998年版的表1);
———产品等级由原优、一、二、三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见4.4.1,1998年版的4.2.1);
———取消了对不明显稀纬密路的评分要求(见5.5.3,1998年版的5.4);
———加严麻粒子的要求(见5.5.3,1998年版的5.4.2);
———重新修订了检验规则,增加了型式检验内容和抽样规定(见第6章,1998年版的第7章);
———增加了长度和色差的检验要求,明确了约定匹长(见第6章);
———在附录B中增加了部分疵点说明(1998年版的附录B)。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克山金鼎集团齐齐哈尔金亚亚麻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吉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省哈尔滨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松颖、冯小凡、杨威、李玲、于日明、袁英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33001—1991、FZ/T33001—1998。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2部分:按极限质量(LQ)检索的孤立批检验抽样方案
GB/T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4666 纺织品 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 纺织品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8170 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请到 http://www.bzbz.net/search/ 搜索下载标准下载库的标准